18年夏天,有一次我从深圳的蛇口码头坐船去香港机场,船上坐在我旁边有两个男性,一个中年人和一个青年人,听口音应该是台湾人。听聊天的内容,两个人大概是在芯片公司工作,中年人是青年人的leader。聊的内容我记不清了,倒是中年人有一句话,我一直有映像:人都是可以被训练的。
根据这几年在上海各种大小游泳馆里面游泳时候的观察,会发现几个现象,第一是游泳馆里面中老年人很多,多数时候,场子里面有超过6成是老年人。这个现象一方面也反映了上海处于一个社会人口老年化的局面。另外一个现象是多数人采用的泳姿是蛙泳,采用自由泳游长距离的人非常少。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多数人在游自由泳的时候,手脚高频摆动,一启动中间不会停歇,游个25米就会气喘吁吁,非常的累。所以在游泳馆里面我们会见到那种蛙泳游几个来回,然后搭配一个自由泳,企图增加点运动量的人。
很长时间以来,我去游泳,也是采用蛙泳,直到有一天我在B站上看到了一条关于自由泳二踢腿的视频。他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游泳这项运动的美感,或者说在这种二踢腿动作下,运动员人体形态呈现出来的那种优雅。 从视频中运动员的动作频率来看,二踢腿形式下的自由泳,动作看起来频率没那么高频,中间会有一些停顿,看起来是适合游长距离的。因为它呈现出来的优雅,我对这种游泳方式产生了兴趣,接下来在YouTube,B站搜索了一些关于自由泳二踢腿(two beat kick freestyle)的视频,学习了这个动作的一些要点之后,就动身去游泳馆试验了。 第一次去的时候,当然是没有成功用二踢腿的方式游起来。当我尝试在水中做二踢腿动作的时候,看视频时觉得学会了的简单动作,在水里面做起来就不会了,准确的说是缺失了很多细节,从动作1到动作2中间动作是什么?踢腿的时候,是该同侧手,还是对侧手往前滑?等等这些细节在看视频脑子记动作的时候是缺失的。 第二周去之前,根据上次的实践反馈,反复观看其中一些比较模糊的动作。第二次下水尝试二踢腿游的时候,还是失败了,而且并没有比第一次好多少。回来之后,又对着视频观看,回忆在水里的情形去做复盘。大概在第三,四次的时候,我可以用二踢腿的方式游起来了。但游起来并不熟练,动作有时候会很别扭。后来我又去游了几次,慢慢的可以用二踢腿自由泳的方式游个1km不停歇。疫情之前的几次游泳,我已经可以熟练的进行二踢腿自由泳了,过程中我反而觉得蛙泳比自由泳更费力一些。
多数人在学会蛙泳之后,就停滞了,因为蛙泳的确够用,能起到体育锻炼和娱乐的作用。多数人自由泳游起来非常累,在没有合适的,优质的信息引导下,累引发的抗拒感,就会让人丧失掉优化自由游动作的动力,失去探索自由游的兴趣。如果B站没有推送给我那一条视频,我可能至今都不知道二踢腿自由泳。
过往,在我的成长环境里,大家最关注的是这孩子是不是聪明,这孩子的天分如何?我以往虽不是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但本质上我很多时候也是拿这种评价标准来评价自己。这种做法导致多数时候以卵击石,得出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天分的结论。自信心受挫的同时,也比较容易半途而废。学会自由泳二踢腿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B站的视频推荐,第二是反复的尝试和练习。二者缺一不可,我们不能让一个从来没看过专业的自由泳二踢腿怎么游的人即刻学会它,更不能期待我们自己能发明创造这种游泳方式。
同理,我们也不能要求自己在没有任何准备下,就能解决某类问题(比如投资,编程)。我们不是爱因斯坦,也不是乔布斯,不要用天才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多数时刻,我们不要期望自己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能凭天分在短时间内凭个人去发现人类历史发展多年先人们总结的经验和方法。我们应该为自己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去让自己接触到更多更好的信息,去触碰到更高质量的内容,同时多练习,和复盘。不要给自己定义做不到,此刻的做不到,要么是方法不对,要么练习不够。找到正确的方法,不要丧失信心,边想边做,多数事情我们都可以掌握。人都是可以被训练的。